close

孩子的老師 也是家長的老師

 

老師們不但敬業,尊重學生,而且還體貼家長的感受。

老師們都跟我說孩子們沒有聰明和笨之分,只是有的學生領會得快一些,有的學得慢一些而已。」老師們總把教育視為己任這是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幼兒園的孩子在老師的眼中沒有好與壞,是個方法的問題。時時指導家長如何與小小孩溝通

,為人之師,不但瞭解幼兒啟蒙的心理,也能時常恰當地給家長一顆定心丸。

(老師真是體貼人)

每次當我得到兒子令人滿意的回答時,我打心裏感謝老師,為人之母這麼多年,我才學會怎麼和兒女們和睦地溝通。

從兒子開始上幼稚時我們

時刻關心他在學校的所有情況,進入幼稚園就像是到了小型的社會一樣每個小孩的個性都不相同,這個年紀雖能溝通講道理卻也是容易忘記

兒子又是屬於開朗活潑的孩子,常在玩樂中失了分寸不知輕重。

學校老師對學齡前兒童在行為舉止與道德觀念建立,都特別的用心教育與導正,畢竟年紀尚小孩屬於懵懂無法明辨是非的模糊階段,老師們會觀察兒子在校情形並給引導與做法,老師在兒子的生活中也變得特別重的份量,老師對兒子適時調整與溝通教育就更為重要。

 

對孩子說話真是一門藝術;溝通更是門課題

兒子在學校發生了一些事,打人-把小朋友的碗打翻-打同學的頭-拿同學的玩具等等….當下聽到心裡面感到不可思議,我每天陪伴的兒子平時從不刻意打人,對人對小朋友也都很友善難道父母親了解的都是假象嗎?

夫妻倆都覺得應當賞罰分明,倘若在學校與平時的行為不相同,而真的做出偏差的行為時當然要予以立即導正,老師也會了解整件事情的始末

並也讓我了解,同時指導我該如何跟兒子溝通教育。

我兒子目前還無法清楚表達,兒子不管理由是什麼我們該教育他的就是不要肢體碰觸不然就算你沒有任何惡意但仍舊理虧,順便也教孩子保護自己保護別人,避免任何衝突發生。

老師們的處事很圓融,不使用主觀或偏激的字眼來誤導事情。

老師也叮嚀提醒兒子,陳述事實的真相很重要,清楚明白告知即可。

老師們很重視孩子的行為與人格發展,希望引導孩子說出來‧而非一昧的認為是孩子的問題,多了解情況多了解孩子的個性特質真的很重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成長日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自在好生活anne 的頭像
    自在好生活anne

    自在的生活

    自在好生活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