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清道祖2
三清道祖為 玉清元始天尊
上清靈寶天尊 太清道德天尊之合稱也。
元始天尊生於混沌之先,
其時宇宙無形、無氣、無物,
元始分真化,以一化而為三,
在虛無自然的大羅天境,
分化為 元始 靈寶 道德三位天尊,
此一亦稱 元始祖,也有尊之為元始天主的。
元始天尊居於玉清聖境清徵天,
亦號 無形天尊天寶君;
靈寶天尊居於上清真境禹餘天,
亦號 無始天尊靈寶君,
道德天尊居於太清仙境大赤天,
亦號 梵形天尊神寶君。
三位天尊統稱為「道」,而習稱 三清,
是道教最高之神,而每位天尊相距,
各歷七千餘劫四十一億年,
並各說經十二部,
分為洞真、洞玄、洞神合稱
三十六部尊經,而傳於後世廣度群迷。
三清化生諸天,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
以無生有,歷經龍漢、延康、上皇、赤明、
開皇五劫開圖,故有太易、太初、太始、
太素及太極的時空之分,
整個宇宙在太易之時,
只是無際的一片虛空,
連氣體還沒有,元始於其時化氣分真,
至太初時才開始有了氣體,
道經亦稱龍漢之年,至太始之時方始有形,
道經稱為延康之年,
到了太素之時才是質的始成時期,
道經稱為赤明之年,
以上這段久遠的時空,
就是大家所熟稱的「無極」,
亦即「元始一氣化三清」
的一段久遠時空造化過程。
又據太清玉冊云:
昔在象帝之先,
空洞自然妙旡上帝,
為萬氣之祖,所謂道生一也。
昔在也延康遐劫之先,
大梵溟滓之始,
有百千萬真氣結而化生妙空聖君,
歷尊號曰玉宸大道君妙空上帝,
肇開道範,所謂一生二也。
在赤明混沌之中,
有百千萬重道氣結而化生妙有聖君,
歷尊號曰
五靈元老君混元太上道君妙有上帝,
使萬象具備,所謂二生三,三生萬物也。
道經又以混洞太旡元化生之
玉清天寶君為 旡上道寶尊,
赤混太旡元化生之 上清靈寶君為
太上經寶尊,冥寂玄通元化生之
太清神寶君為 玄上師寶尊,
合稱「道、經、師」三寶。
道寶尊以鬱羅蕭台為佈道之所,
經寶尊以紫微瓊台為闡經之地,
師寶尊以重霄台為傳法之處,
三台均在三清聖境。
世間宮觀亦以合祀 三清道祖於正殿,
次及 玉帝 三官 四御等神為常態,
入道之教徒亦均自稱「三清弟子」。
雲笈七籤:「太清境有九仙,
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聖,
計三九二十七位也」。
故道廟晨鐘有先擊三聲,
繼擊二十七響之定制者,
為表示「迎三清,
接九聖九真九仙」之意也。
三清聖紀所涉極廣,
絕非數語可致,難以詳述。
唯今人多有稱上清靈寶天尊為通天教主者,
實為受小說所誤也,近復有滿口「無極」,
自立神號者,則係不明典籍,未研教義,
立異啟端別具用心者也,誠均不足取法免受天譴
三清道祖聖紀
三清道祖為玉清元始天尊,
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之合稱也。
元始天尊生於混沌之先,
其時宇宙無形、無氣、無物,
元始分真化炁,以一炁化而為三,
在虛無自然的大羅天境,
分化為元始、靈寶、道德三位天尊,
此一炁亦稱元始元始祖炁,
也有尊之為元始天主的。
元始天尊居於玉清聖境清徵天,
亦號無形天尊天寶君;
靈寶天尊居於上清真境禹餘天,
亦號無始天尊靈寶君,
道德天尊居於太清仙境大赤天,
亦號梵形天尊神寶君。
三位天尊統稱為「道」,而習稱「三清」,
是道教最高之神。而每位天尊相距,
各歷七千餘劫四十一億年,
並各說經十二部,
分為洞真、洞玄、洞神合稱三十六部尊經,
而傳於後世廣度群迷。
三清化生諸天,
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
以無生有,
歷經龍漢、延康、上皇、赤明、開皇五劫開圖,
故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及太極的時空之分,
整個宇宙在太易之時,
只是無際的一片虛空,連氣體還沒有,
元始於其時化炁分真,致太初化生元始天尊,
才開始有了氣體,道經亦稱龍漢之年,
致太始之時化生靈寶天尊,方始有形,
道經稱為延康之年,
了太素之時化生道德天尊,
才是質的始成時期,
道經稱為赤明之年,
以上這段久遠的時空,
就是大家所熟稱的「無極」,
亦即「元始一炁化三清」的一段久遠時空造化過程。